溫差發電片

溫差發電原理

熱電材料的歷史要回溯到 200 年前,德國科學家西貝克(Thomas Seebeck)在 1821 年發現,材料兩端的溫度差會形成電位差,稱為「西貝克效應」。也就是說,同一種材料只要兩端溫度不同,兩端之間就會產生電壓;反之,在材料兩端賦予電壓時,兩端之間就會產生溫度差。

詳細內容

你今天用熱發電了嗎?把廢熱變能源的魔術師

熱電材料就是熱生電的關鍵,它能將(沒用的)熱轉化成(好用的)電。近年來,熱電材料逐漸發展起來,在不久的未來,熱電材料的應用將愈來愈廣泛,成為能源轉型時代的重要一角。 熱電材料的應用不限於發電,它也能做為冷氣、冰箱等使用的溫度計;或是在熱電材料上外加電壓,產生電流,造成材料兩端的溫度差,做為冰箱、電腦 CPU 的致冷元件。

詳細內容

台灣地熱發電潛能大 成本、場地影響開發

傳統地熱發電,發電的成本高,需要的場地也很大,開發並不理想。不過台東大學和工研院合作,經過一年多實驗,成功的研發出利用溫泉業者現有的溫泉和冷泉溫差,帶動發電晶片發電,而且發電設備不大,成本低、效益高,已申請專利,未來可技轉民間使用。

詳細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