備戰碳交易2/選擇收碳費卻拒絕徵碳稅?

備戰碳交易2/選擇收碳費卻拒絕徵碳稅?

本文引自nownews

「總統蔡英文去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宣示,2050達成淨零轉型,時隔一年,行政院提出修法草案,《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》更名為《氣候變遷因應法》,接著又火速送立法院審議。外界喊話希望碳稅入法,但政府仍決定碳費先行,且碳費費率也要等母法通過才會訂定子法。學者質疑,政府擔心減碳會影響經濟發展,但這些都只是藉口。

綠色和平組織說明,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溫室氣體,會帶來全球暖化,導致劇烈的氣候變遷,為了鼓勵減碳,提供企業誘因,國際開始推廣碳定價的概念,例如碳交易、碳稅、碳費,都是同樣的原理。碳交易較常見的制度,是政府為排放總量訂定上限,並根據不同產業別,核配給不同的企業碳排放的額度,假如企業的排放超過了額度,就需要在碳交易市場中購買碳權,彌補超額的排放。

至於碳稅與碳費,則是以「以價制量」的方式來促進減排,透過直接對每噸的碳排放訂價,由控制價格高低來影響排放程度。

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蕭代基解釋,「費」的特色是由各部會徵收,以使用者付費為原則,例如垃圾費隨袋徵收、高速公路通行費、空汙費等,不過費都必須專款專用;稅則是由財政部徵收,但使用範圍就較不受限制。因國發會公布的「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」規劃,從 2022年至 2030 年就約有 9 千億的預算需求,蕭代基質疑,每年約需一千多億元的預算,如果不靠稅收,光靠碳費即使不必專款專用,也不可能收到這麼多的碳費。

根據環保署規劃,碳費初期徵收對象約有1.5億公噸溫室氣體排放,占全國排放五、六成,雖碳費費率未定,但外傳環保署擬先仿效新加坡,收取每噸新台幣100元的碳費,但環保署去年7月委託英國倫敦政經學院(LSE)所作研究報告建議,碳定價應從每噸10美元起跳,逐漸增加至2030年98美金(約新台幣2800元)的水準。

「我們現在只是鼓勵企業減少碳排,但另一方面還要把現在已存的溫室氣體移除,還要幫後代子孫存錢,讓他們未來也可以繼續移除溫室氣體,避免留給他們『碳債』,這是我們對後代子孫的責任。」蕭代基說,環保署收取碳費要專款專用,即使只收一百元,就有三百億的規模,但環保署花得完嗎?更何況三百億元根本就不夠用,最後三百億只會變環保署的小金庫,流弊叢生。

「如果是徵收碳稅,不只能減少碳排,也有助於改善所得分配。」蕭代基說,過去馬政府時期曾研議徵收能源稅,但政黨輪替後不了了之,民進黨政府追求經濟發展第一、所得成長第一,財政部長遲遲不願增稅,推託疫情、推託景氣不好,甚至說碳稅跟碳費,會有重複課徵問題,「這些都是藉口,歐美不擔心經濟不好、日本韓國,甚至連中國都不擔心,為什麼只有台灣要擔心?

他舉加拿大卑詩省與中國為例,十多年前就開始走綠色經濟轉型,反而有助就業、讓廠商願意投入技術創新,讓產業更有競爭力,「外國的看法不一樣,會把壓力變機會,不是看成傷害,台灣若只一直想保護產業,會讓產業變成溫室花朵,反而無法跟壓力下的廠商競爭。」

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也認為,碳費只能專款專用,無法普及,但減碳議題應由全民共同承擔,建議還是應採碳稅制度,也比較能跟國際接軌,更何況,若照環保署的規劃,碳費只收一百元,絕對無法提供企業誘因。

李堅明也提到,台灣目前發電,主要都以燃煤燃氣為主,而天然氣也要靠進口,「我們國家用電,碳排放比較高,我們東西出口,碳排放就比別人高,就很難與國際競爭,我們要2050淨零碳排,卻沒有思考國際合作,要達到淨零,就要付出很高的代價。」

李堅明說,目前台灣每度電排放的二氧化碳是502克,韓國是416克、日本是466克,我們比日韓高,日本只用核能不排碳,每度電只排碳51克,奧地利都用水力發電,也只有1百多克,台灣的能源結構,讓台灣在淨零的起跑點,就面臨高度挑戰。

「像瑞士原本希望在2030年前,減碳至1990年排碳量的50%,但只減到37.5%就發現有困難,因此透過巴黎協定,幫祕魯做森林保育,兩千萬歐元就可以解決,所以減碳要國際合作,畢竟這是全球議題,但台灣在這議題上還沒動腦筋,就會花很大成本。」

不過台大農經系教授吳珮瑛認為,推動稅制改革很困難,歐盟有八個國家徵收碳稅,但歐盟的所得稅率也是台灣的兩倍以上,台灣的條件無法跟歐盟相比,更何況財政部要推動稅制改革,要通盤考量,需要時間,歐盟也是研究好幾年。她認為,國內一直在糾結碳稅跟碳費誰優先,但即使先用碳費、只先收一百元,也是個開始,「要先讓它動起來啊,健保也是上路後才一直在調漲。」

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指出,有些國家減碳成本較低、有些較高,台灣要整體考量,根據戰略位置來制訂價格,台灣這次採取碳費方式,鎖定2.5萬噸碳排的大戶作為徵收的對象,至於要收多少錢「還不清楚」,這要等母法授權以後,才會開始討論。

林子倫說,根據世界銀行報告指出,價格範為很大,從幾塊美金到超過瑞典130塊、140塊美金,因此各國條件不同,價格也會不一致。環保署未來制訂價格,會有公聽會、經濟評估,等母法通過後受授權,才能確定收費價格。」

若想要更了解溫差發電致冷晶片廢熱發電,歡迎與我們聯絡

social position

分享此文章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